陳氏收藏閩臺先賢書畫展
此次展出閩臺金先賢文獻作品難得少見,歡迎鄉親,利用春節連假走訪展廳,充充電,來一趟知性之旅。
此為研究閩台美術史重要的一環,民眾可藉此認識金門及台灣早期先賢與其書畫的淵源、傳承、風格。
文化局表示歡迎鄉親利用春節連假,來一趟書畫藝文之旅。
這些先賢書畫家們,部分來自大陸,部分原籍金門、台灣,研究其履歷、生活、書畫的風格和內容,可幫助我們了解當時金門及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文化聯繫。
金門及臺灣因臨近大陸,人文及地理上自然息息相關,來臺移民主要閩粵,而以福建為多。
論臺灣的美術活動,除了原住民雕刻、繪畫之外,論主要美術文化依現有之文獻所載,仍以明末閩粵移民入墾,中原文化被及臺疆,始有文獻可循。
臺灣漢人的美術活動,應溯自明鄭時代,三百餘年前,鄭成功來臺後,随之也有美術活動,經過清朝的經營,自然有了相當成就。
至日治時期之前,臺灣的美術發展,跟明清整個大國藝術潮流一樣地,以文人風格的傳統書畫為主流。
臺灣明清書法風格,共分三個時期:明鄭時代臺灣書法藝術的濫觴;清初的帖學時期;道光中葉以降的碑學加入時期;日治時代碑帖互為消長时期。
這也是此次展出的重點。
明清時代臺灣之文化史,實為一部「科舉史」,而科舉考試,又最重書法,書法藝術之承傳,端籍科舉文人之力達到顛峰,帖學即為代表,從諸多文人的館閣體可見。
道光中葉以後的碑學加入時期,主要是以金門書家呂世宜將碑帖、金石學帶入台灣,故呂世宜有「台灣金石學之父」的雅稱。
一系列書家如鄭鴻猷、鄭貽林、吳如玉、王了庵等等的書家都與呂世宜的書風傳承習習相關。
臺灣明清的繪畫藝術,其畫風與中原地區乃血脈相連,當時中原受元明兩代的影響,仍舊承襲文人尚水墨寫意的畫風,所以臺灣的繪畫也就接續了這個大傳統主流。
就繪畫流派而言,明清時代至光復,大部分移民來自於閩粵兩地,所以當時流行於浙閩一帶揚州八怪的畫風。
難免對臺灣畫家的表現有所影響。
以當時臺灣地處蠻荒...
金門縣近期活動
2025-
洪三袁&張君玉書畫聯展 2025-02-08 08:00 ~ 2025-02-19 17:30
-
周羿-二胡獨奏會 2025-02-14 19:30 ~ 2025-02-14 21:30
-
鐘金水收藏台灣文獻先賢書畫展 2025-01-18 08:00 ~ 2025-02-05 17:30
-
「浯洲彩韻」2025年金門縣水彩畫協會 2025-02-08 08:00 ~ 2025-02-19 17:30
-
陳氏收藏閩臺先賢書畫展 2025-01-18 08:00 ~ 2025-02-05 17:30
-
金門親子嘉年華 2025-07-01 00:00 ~ 2025-08-31 23:59
-
金門中秋博狀元餅 2025-09-01 00:00 ~ 2025-10-31 23:59
-
金門老兵召集令 2025-10-01 00:00 ~ 2025-12-31 23:59
-
四季走讀:走春 戀夏 賞秋 藏冬 2025-03-01 00:00 ~ 2025-11-30 23:59
-
2025農遊金門 2025-07-11 00:00 ~ 2025-11-30 23:59